首页>> 农业>> 乡村发展>>
曲阜梨园村的幸福“蜕变” 美丽乡村容颜效果初显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新红 李小学) 一栋栋仿古改建的农家小院散落在山水之间,一条条洁净宽敞的道路蜿蜒至各家各户,群众的欢声笑语随处可闻。自曲阜石门山镇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梨园村就开始了自己的幸福“蜕变”,昔日脏乱的小巷如今成为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往日散发臭味的河道、水沟变成了潺潺清流,百姓家中的厨房、厕所那满是油污、蚊蝇的场面不见了,取得代之的是崭新、明亮、卫生的新灶台和冲水马桶。
增了“颜值” 提了“气质”。
四月的初春,晨雾未散,鸟声啾啾,露珠滴滴。徜徉陶醉在这安静详和的环境中,梨园村民不慌不忙打开大门,开始迎接新一天的生活。“喝上了干净水、踏上了宽敞路、用上了增容电、装上了电子眼”整个村子不仅增了“颜值”更提了“气质”。
梨园村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共投入资金500万元,全面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原来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坍塌民房和坟地现在成为休闲广场,“哈哈哈…,王大妈的农具秀还真是那么回事,跟电视上的模特似的”,梨园村文化广场上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村民正在广场上表演自编自演的农具秀。“现在生活好了,平常没事,我们就在这个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跳跳舞,表演表演农具秀,别提多高兴了,哈哈哈…”,刚表演完农具秀的王大妈说道,聊起这几年村庄的变化,王大妈算是打开了话匣子。“恁看看,现在村子变得这么干净漂亮,就像生活在公园里一样,以前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经过整治后的梨园村,村容村貌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房屋按照北方明清传统四合院进行了仿古改造,免费为村民改厨改厕,“双改”达到60%以上,家家通上自来水,运用生态处理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高标准设计安装了村名牌、街巷牌等文化标识,建设体育健身广场2处;新修道路2.3公里,沥青罩面3200平方米,新栽植乔木3600棵,绿化空闲地3600平方米,门前屋后栽植绿化苗木,家家户户都达到了美洁庭院的标准,对村内的通信光缆、弱电全部改为地埋,安装了仿古路灯;过去蚊蝇滋生的垃圾沟变成了村民休闲纳凉的理想场所。
聚集产业 打通农民致富路。
“有了这些金疙瘩,今年的收入肯定又比去年强,一亩能收5000多块钱呢,今年光草莓也得收入1万多,以后谁再叫我贫困户我就跟谁急。”依靠草莓采摘刚刚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杨柳村民王同生看着保温大棚内,一颗颗鲜嫩欲滴、香甜诱人的草莓笑着说。
美丽乡村建设,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因此必须要有产业带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漫步于通往石门山景区的远东大道上,两旁散落着花开万家花卉园、慢城人家、福鹿苑、牡丹花海、慢客宾舍等众多休闲旅游项目。近年来,石门山镇紧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契机,将石门山风景区、自驾车露营地、乡村体育俱乐部、美丽乡村示范村、科技示范园基地等进行有效整合;同时还积极以旅游带动农家乐经济,发展了汇鑫现代农业、顺祥欢乐农场、天健生态农场、为民草莓采摘园、山外山庄园等精品采摘园、农家乐,吸引了众多城市人群前来体验住农家房、吃农家饭、摘田间果的乐趣,真正打造了集观光、休闲、体验、采摘、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带,形成产业聚集区。美丽乡村建设不应只成为观赏的“盆景”更应是村民的“聚宝盆”。同时随着梨园村剧场的建设,“圣地农家乐”的完善,梨园村民俗接待、乡村旅游服务应运而生,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的路子,梨园村村民王庆忠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古香古色的装饰,地道的农家菜,吸引着一批批外来游客前来品尝,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现在的梨园村俨然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村。
落日余晖,夕阳西下。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梨园浑然天成,山景廊道相得益彰,徜徉陶醉在这安静详和的环境中,漫步于儒家文化浓郁的仿古农家小院,融入到这田园般的生态文化里,感受着石门山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和谐美丽。